语言与传播学院教师参加AIGC时代第九届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
为紧跟AIGC 技术发展浪潮,推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创新,探索数智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新路径,2025 年 10 月 17 日至 19 日,我院院长车凤英教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教师吕斯凡、朱筱珂赴西安参加第九届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汇聚全国 80 余所高校的传媒学院负责人、专业教师及行业代表,围绕 AI 赋能教育变革、产教融合实践、课程体系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议程聚焦专业建设核心需求。

会议于10月18日正式拉开帷幕,8:30在南三报告厅举行开幕式。主办方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AIGC 技术正重构传媒行业生态,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需主动突破传统培养模式,以技术融合、产教协同为抓手,培养适配行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开幕式后,主论坛环节聚焦 “数智化教学改革”,四位学界专家带来高屋建瓴的主旨演讲。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李明德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动力、难点和路向》为题,深入剖析AI 技术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冲击,提出 “技术素养 + 专业能力 + 人文情怀”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框架,并结合西安交大的实践案例,分享了从 “教师主导” 到 “人机协同” 教学模式的转型经验。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教授则聚焦课程体系创新,详细介绍《新闻传播专业全媒体课程教学 3.0 体系创建与实践》,通过 “基础模块 + 特色方向 + 实战项目” 的课程架构,展现如何将 AI 工具应用、数据新闻制作等前沿内容融入日常教学。

北京交通大学李冰教授与浙江传媒学院隗静秋副院长的演讲同样引发热烈反响。李冰教授以《AI 变革驱动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为题,提出 “课程 - 实践 - 就业” 闭环培养思路,建议高校联合头部互联网企业共建 “AI 传媒实验室”;隗静秋副院长则围绕智慧出版领域,以《从 “知识容器” 到 “知识伙伴”》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智慧出版技术推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创新,为数字社会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

会议同步开设“教学教研与学术发表”“国际教育与产教融合” 两大分论坛,覆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核心场景。我院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主动参与各环节讨论,分享经验并汲取同行智慧。

此次参会为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在AI 赋能课程改革、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会议内容与我院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不仅拓展了我院与全国高校的学术交流渠道,更明确了 AIGC 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方向。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专业改革,培养更多适配数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为提升学科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注入新动能。
校对:方怡婷、吕斯凡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终审:车凤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