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资助育青苗,逐梦启新航|语言与传播学院2025年暑假“资助宣传大使”宣讲活动(三)

日期: 2025/08/07


为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2025年暑假,语言与传播学院多位学子深入到家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绘制海报、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下面,快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他们的宣讲过程吧!

宣传初心:

今年暑假,我有幸以语言与传播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的身份,参与“送政策回母校”活动,回到我熟悉的遂川二中,以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与力量。作为一名在国家资助政策支持下安心求学、不断成长的大学生,我深知经济压力对求学之路的影响。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将我所了解的政策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帮助他们扫除顾虑、坚定信心。

走访过程:

为了确保宣讲活动顺利进行,我在暑假初期便开始准备:1.梳理政策:回顾自己曾享受过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形式,整理申请条件与流程。2.制作PPT:精心设计宣讲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资助内容与实际案例。3.联系母校:主动与高中班主任联系,确定活动时间与场地,并获得校方大力支持。4.组队宣讲:邀请同样受助的大学同学一同参与宣讲,丰富视角和经验分享。

202583日上午,我们一行三人到达母校。活动在教室中举行,参与对象为高一至高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 我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述了我从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并着重讲解了国家资助政策在我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宣讲环节,我们系统地向在场学生介绍了目前高校普遍实施的几项主要国家资助政策,内容涵盖面广、针对性强。国家助学贷款:入学即可申请,手续简便、利率低、还款周期宽松,帮助许多家庭缓解经济压力;国家助学金与奖学金: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学业表现突出的学生,分层次设立,公平透明;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提供图书馆、行政办公、教学辅助等多个岗位,不仅减轻经济负担,也能提升综合能力;绿色通道与临时补助: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无忧入学”,遇到突发情况也能申请应急帮扶。

在讲解中,我们结合个人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项政策的申请流程与使用感受。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政策,我们还现场发放了整理好的政策手册供同学们翻阅。随后进入互动问答环节,学弟学妹们反应热烈,纷纷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申请助学金时,是否需要村委或居委会开具证明?”“助学贷款是四年一起申请还是逐年申请?”“勤工助学是否会影响学业?名额竞争激烈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逐一耐心答疑,并鼓励大家有困难一定要主动表达,不要因经济压力而退缩,因为国家和学校都在为每一位学子保驾护航。


除了集中宣讲,我们还特别安排了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地走访。活动当天,在母校老师的陪同下,我们前往三名学生所在的班级,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在交谈中,我们认真倾听了他们目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变化。看到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渴望和坚毅,我的内心深受触动。

走访结束时,我们鼓励他们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心、积极面对。同时也承诺,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会一直是他们的“学长姐姐后援团”。这一部分内容也让本次活动不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更落到了“情”的深处。

这次活动带给我诸多成长和启发: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国家资助政策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而现在,我有机会回馈社会,把这份关爱继续传递下去。自我认知与专业素养的检视,在答疑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对某些政策细节掌握不够全面,今后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服务水平。“送政策回母校”活动不仅是一场信息传递,更是一种爱与希望的传递。

我会继续以宣传大使的身份,关注国家资助政策动态,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鼓励更多的同学加入这项有温度、有深度的公益行动。



校对:方怡婷、吕斯凡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