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北斗”指航非遗路,“红传”汇力赤心行|语言与传播学院“经纬承光”实践队暑期实践前期工作研讨会纪实

日期: 2025/07/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我院“北斗星•红传”品牌“红色基因+语言传播”的思想核心,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上好“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566日,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经纬承光”实践队于八栋团员活动室召开暑期实践前期工作研讨会。

讨论会在团队负责人曾靖雯的详细阐述中拉开帷幕。她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整体规划与核心目标——深入新余与分宜两地,深度挖掘红色革命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文化创新+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她强调:“我们既要做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者,更要成为传统技艺的创新推动者。”号召队员以饱满姿态投入“三下乡”实践,以专业所长点亮非遗传承之光,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答卷。

经集体研讨,“经纬承光”实践队确定了两大核心阵地:新余赣西抗战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分宜县双林镇(“全国夏布之乡”“非遗小镇”)作为非遗文化调研核心区,形成“红色精神+非遗技艺”双轨实践地图。其次,依托语言与传播专业优势,队员们规划多层次实践内容:同学们认为,应该对夏布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与学习,通过实地考察、走访非遗传承人和红色文化遗址,增加对非遗文化的独特技艺、悠久历史以及红色故事和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结合新媒体技术,创作一系列生动有趣且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播作品,制作vlog,通过镜头记录下夏布制作的现场和红色文化场所的风貌,撰写图文并茂的推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故事。此外,大家围绕资源对接、活动安全性、成果呈现形式等具体细节展开了务实而高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共识不断凝聚。

讨论尾声,曾靖雯综合队员建议,对初步方案优化整合,明确后续任务分工:各专项小组需细化方案细节,强化与实践场所的精准对接,深入对接地方需求。同时重点强调纪律要求与安全规范,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此次前期讨论会的成功举办,为语言与传播学院“经纬承光”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实践队将在语言与传播学院“北斗星·红传”党建品牌的引领下,以脚丈量革命历史厚度,以眼捕捉天工匠心光芒,以智探索文化融合路径,让红色基因在创新中传承,让非遗技艺在实践中焕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校对:方怡婷、吕斯凡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