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红传”映乡野,薪火燃情语传心——语言与传播学院“薪火传新,乡心服务”乡村实践队三下乡田间实践纪实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薪火传新,乡心服务”乡村实践队,心怀热忱,奔赴新余市马洪办事处堆王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田间实践之旅,在乡村的沃土里播撒希望,收获成长。
初至堆王村,队员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展慰问活动。那些提前精心挑选、购置的慰问品,承载着队员们满满的关爱与牵挂。在活动对接人的引导下,队员们穿梭于村落间,将一份份温暖送进老人家中。老人们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队员们初来乍到的紧张与陌生,也让大家深深体会到关爱他人带来的满足与幸福。这一刻,队员们与堆王村的羁绊悄然生根。
告别老人,队员们迈向广袤的田野,投身到田间劳作中。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汗水顺着队员们的脸颊、脊背不断滑落,滴入脚下的泥土。但她们没有丝毫退缩,在当地农民的耐心指导下,学着除草等措施,动作从生疏逐渐变得熟练。尽管腰酸背痛,可当看到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变得整齐有序,农作物在自己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休息间隙,不知是谁起了个头,熟悉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在田野上空响起。队员们齐声高歌,歌声激昂,与风声、鸟鸣交织在一起,成了田间最动人的乐章。这歌声,不仅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对此次三下乡实践的热忱礼赞。
劳作期间,队员们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种植调研。他们与农民伯伯们一对一交流,询问“你们种植这种作物大概多少亩”“当地有多少户人家种植”等问题。当地农民热情地回应着,从种植面积到种植户数,从政府政策扶持到市场价格波动,再到对未来政府帮助的期许,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声。队员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通过这些交流,不仅了解到农民们的辛勤付出与面临的挑战,也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田间实践结束后,热情好客的农民邀请队员们到家中,品尝自家种植的西瓜。清甜多汁的西瓜,瞬间驱散了队员们一天的疲惫。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天的见闻与感受,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这一刻,队员们与农民之间不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是家人。
此次三下乡田间实践活动,是一次体力的考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队员们在慰问老人中学会了关爱与奉献,在田间劳作中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调研交流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薪火传新,乡心服务”乡村实践队的队员们将带着这份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校对:方怡婷、吕斯凡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