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传播学院开展《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题解读讲座
6月25日,语言与传播学院邀请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芸教授,围绕《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开展专题解读讲座。本次活动聚焦商务英语专业,深度剖析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等核心议题,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讲座中,高芸教授开篇点明《国标》作为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战略价值,强调其对规范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意义。结合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她深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指出在专业点快速扩张背景下,同质化竞争、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行业人才供需呈现“小才饱和、大才稀缺”的结构性矛盾。
谈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芸教授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需以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精通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学生不仅要塑造合作精神、商业伦理意识等六大素质,系统掌握经济学、国际商务规则等三类知识体系,更要强化商务英语应用、跨文化沟通及数字化信息处理等核心能力。她着重强调,未来从业者需增强量化思维,熟练运用数据工具,以适应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高芸教授结合翔实案例,细致解读“通识教育+专业核心+培养方向+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的模块化设计。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需达总课时50%-85%,在夯实英语技能基础上,融入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商实务等专业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可设“国际金融”“商务法律”等特色模块,实现语言与商务深度融合。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次讲座的重要内容。高芸教授建议通过“产学联动”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等学科竞赛。同时,依托国际夏令营、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及“中外同步课堂”等平台,提升学生跨文化实践能力。
讲座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课程课时如何合理分配”、“怎样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等问题与高芸教授展开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紧密联系专业实际,为培养方案优化、实践基地建设等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思路,对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校对:方怡婷、吕斯凡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