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青苗,逐梦启新航|语言与传播学院2025年寒假“资助宣传大使”宣讲活动(九)
为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2025年寒假,语言与传播学院多位学子深入到家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绘制海报、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下面,快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他们的宣讲过程吧!
我是来自2024级商务英语专科1班的张欢,很荣幸可以成为2025年寒假期间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代表学校回到我的家乡——四川绵阳,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宣讲。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经济困难常常成为阻碍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为了帮助这些家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旨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教育公平,我作为高校资助宣传志愿者,利用假期深入家乡走访,向经济困难家庭普及国家助学政策。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扶持不仅是经济援助,更是一份承载希望的力量。
走访前,我通过本村的书记了解到几户特殊家庭的情况:有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祖辈照料;有的家庭因疾病或突发变故陷入困境;还有的姐妹三人同时就读,学费压力巨大。我首先拜访了一户重组家庭,先表明来意,我是江西工程学院的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是来宣传国家对学生的一系列资助政策的。这位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嫁给一个单身汉,结婚三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位母亲已经是高龄产妇,父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为这位母亲的大女儿心智不全,智力障碍。还要分出心神照顾小儿子,所以对二女儿学习教育方面有疏忽。我详细为他们介绍了国家助学政策。
我从“两不愁三保障”的教育扶持理念讲起,具体说明了三大类资助方式:
1.入学无忧政策:新生可通过“绿色通道”暂缓缴费直接入学,同时申请每年最高16000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学费与基本生活费;
2.在校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分三档发放(2600-4800元/年),建档立卡户、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可直接认定特殊困难等级;国家级奖学金(10000元/年)和励志奖学金(6000元/年)则为成绩优异者提供双重激励;
3.成长支持计划:校内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如图书馆管理、实验室助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有尊严地获得补助。我还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勤工助学的案例,告诉他们即使家庭条件有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轻经济负担。我鼓励这位妹妹不要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学业,国家和社会会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此次走访让我看到,许多家庭对政策存在信息鸿沟。很多乡镇上的人误以为民办高校无法享受补贴,;还有为凑齐学费准备卖牛的人,得知助学金政策后激动得连连道谢。这些场景让我更坚定宣传工作的意义——政策阳光需要主动照进每个角落。
作为受助学子,我深知每一笔资助背后都是国家的托举。它不仅是经济支持,更传递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此呼吁更多同学加入宣传队伍,用乡音乡情传递政策温度,让更多家庭相信:教育的门永远向奋斗者敞开,我们的梦想终有翅膀可依。
愿以微光引路,助力每一个不甘平凡的灵魂,跨越山海,逐光而行。
校对:方怡婷、曾鹏霞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