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青苗,逐梦启新航|语言与传播学院2025年寒假“资助宣传大使”宣讲活动(六)
为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2025年寒假,语言与传播学院多位学子深入到家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绘制海报、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下面,快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他们的宣讲过程吧!
我是来自语言与传播学院的熊小雨,很荣幸作为江西工程学院的一名资助政策宣传大使回乡宣传国家资助相关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构建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相对滞后,部分经济困难家庭对资助政策了解有限,影响学生顺利就学。为打破这一信息壁垒,开展了此次送温暖下乡走访宣传活动,旨在将资助政策精准送到有需要的家庭。
我作为“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之一,于2025年1月重返高中母校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将国家关怀传递给每一位追梦学子。在此次活动开展前,我提前两周与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取得联系,说明活动目的并获得校方支持。我们通过线上联系确定此次国家资助政策宣讲的时间、场地等具体安排。同时我还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收集了许多个人受资助的案例,精心准备了PPT、宣传手册等,为此次宣讲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1月7日清晨,我身着学校分发的红色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回到母校。在校门口与祝老师合影留念后,共同前往高三(22)班开展宣讲。首先,我以轻松的聊天开场,通过PPT展示国家“奖、助、贷、勤、补、免”六大资助体系,并重点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条件与办理流程、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施细则、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标准及奖励额度、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申请方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国家资助相关政策。
在宣讲的过程中,我现身说法,结合个人经历,讲述作为农村低保户学生,应该如何通过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政策顺利完成学业。并分享在勤工助学岗位中提升综合素质的成长故事,强调“资助不仅是经济帮扶,更是精神激励”的理念。我还列举了许多受国家资助政策帮助的个人事例,充分展示出了国家资助政策的优越性。
为了让大家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我在现场发放《资助政策》20份,提供联系方式,方便学弟学妹们来咨询相关问题。我针对学弟学妹们关心的“申请材料准备”和“家庭情况认定标准”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承诺将会通过线上平台持续对大家的提问进行答疑。看着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其中,我更加坚信:每个梦想都值得被托举,每份努力都应该被照亮。
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精神。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能以宣传大使身份反哺母校,既是责任担当,更是情感传承。在准备课件时,系统梳理政策文件提升了我的信息整合能力;面对现场提问,锻炼了临场应变与沟通技巧。最欣慰的是看到学弟学妹们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这正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此次“送温暖回母校”活动不仅传播了国家资助政策,更架起了高校与中学的爱心桥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继续践行“资助宣传大使”的使命,让更多学子相信:经济困难从来不是追梦的阻碍,在国家政策的温暖护航下,每个梦想都值得奋力奔跑!
校对:方怡婷、曾鹏霞
一审:王雄
二审:谢丽丽 | 终审:车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