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活动
深耕思政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活动
为更好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思政育人理念,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帮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6月5日,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在天工教学楼C栋509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活动。活动由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教师谢婷主持,宗菡、廖怡慧、朱星星、朱筱珂、佘云飞、杨晨等教师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教研室教师就新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们认为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融媒体制作技术与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更需要在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接着,谢婷老师首先进行了发言。她认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所有专业课都具有思政育人功能,每一位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都肩负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教师应当做到科学挖掘自己所负责的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再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创新,将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课堂里。谢婷老师以上学期承担的《数据新闻》为例,她说她在备课时收集了许多媒体机构发表的数据新闻作品,其中就有新华网的《【数百年】看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这一作品,自己在分析该案例的选题思路、数据获取、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巨大发展进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朱星星老师也提到,在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思政案例的重复性问题。有些经典的案例由于思政育人功效比较突出,会被教研室担任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使用,这可能会导致学生重复学习同一个思政案例。针对这一问题,朱星星老师建议,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可以建立一个课程思政案例共享文档,教研室教师将需要用到的案例都写入共享文档里,如发现有重复的案例由教师商量决定在谁的课堂讲。
廖怡慧老师也就自己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遇到的问题积极与其他教师讨论。她说,自己有时候会遇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较难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情况,为了避免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情况在备课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针对廖老师的疑问,宗菡老师表示,根据她以往教授《短视频创作与制作》的经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更希望在接受网络新媒体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在专业素养的提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体悟和感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宗菡老师建议廖怡慧老师可以通过在《数字摄影摄像基础》这门课程中带领学生去拍摄有关天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党员学习活动等方式去实现思政育人。
在热烈的讨论中,此次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会议接近尾声。老师们表示今后要围绕思政育人继续求索,扎实落实,全面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